当前位置:首页 > 建言献策

后疫情时期化解经济社会领域风险的建议

来源:民进黄石下陆总支   日期:2020-06-18  

       因为疫情的冲击,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笔者到4家企业和2个社区走访调研,了解到后疫情时期中小微企业和低收入群体的生存现状,现从个人角度,将疫情对经济社会隐性和长期影响简要分析如下:
       ⒈企业市场份额下降。疫情造成企业无法及时供货导致下游市场份额流失,例如黄石山力科技,由于国外无春节假期,加上疫情管控,丢失大量订单,与孟加拉、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技术合同无法履行,面临承担违约风险。一些企业订单被国外企业抢走,复产短期难夺回订单、客户。
       ⒉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信心不足。招商引资工作受疫情影响进展不畅,物流受限,库存占用资金较多,再加上受到市场份额的压缩影响,扩大生产再投资的信心将会受到打击。一些企业不得不以恢复生产和销售为中心,从而推迟延期技改计划,工业技改投资下降91.3%。
       ⒊要素保障问题凸显。人流、物流、资金流不畅等“疫后综合症”正在显现,并将长期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恢复,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用工需求,大部分需要专业技术人才和业务骨干。有国际业务的部分企业将长期无法开展国际业务。物流方面,原料和货物进出仍存在一定困难。企业普遍都存在融资需求,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质押和抗风险能力有限,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企业获取融资的能力。
       ⒋居民消费观念发生变化。疫情让大家消费观念产生转变,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人们的消费必然会谨慎,消费理念进一步调整,务实消费、理性消费成为主流,消费要用于购买货真价实的产品,购买服务也必须是真实有效的超值服务。
在调研中了解到,由于乌克兰、德国、意大利等国客商开始要求发货,经营厨具出口贸易的黄石富盛贸易从5月开始形势好转,资金流、物流已经启动,生产经营活动基本恢复正常,并较去年有所突破。黄石山力科技、黄石鑫华轮毂为代表的电子产品、工业产品、玩具等出口导向型产业的企业主认为,如果继续拿不到合同和订单,企业将只能撑到年底。
       为防范和化解后疫情时期经济社会领域风险,我们特提出如下建议
       ⒈加快推进基于内需产业结构调整。疫情对经济增长的冲击可能是短期的,但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将是长期的。我国经济转型与经济结构调整正处于重要阶段,应抓住疫情对产业发展的契机,加快推进基于内需的产业结构调整。 
       ⒉定期开展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加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建设,明确部门责任和分工,加强监督检查,推动政策落实。加强工作督导评估,委托第三方机构定期开展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并向社会公布,各地方政府根  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
       ⒊大力扶持挽救中小民营企业。根据“六稳”“六保”的要求,经济重心转向全面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是稳就业、保民生的最直接的途径。应充分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给受到疫情影响严重的群体、小微企业等精准发放财政“补贴”,建立小微企业减免租金政策、电费优惠政策,帮助小微企业共渡难关。
       ⒋扩大内需和刺激消费,让经济“活”起来。拉动消费成为今后我国经济政策的重中之重,把投资的重心由过去的经济增速,转向促进消费上面来,通过农民工安置、户籍制度改革、超大城市群建设、推出房产税等举措加快扩张内需的过程。
       ⒌开发夜间“跳蚤市场”和地摊经济。地摊市场经济和夜间“跳蚤市场”既为低收入群体提供了一种就业谋生的门道,又是一种活跃经济的最有效办法。我们在城市管理上可以实行柔性化、弹性化的管理制度,指定时间段、指定场地,发展发地“跳蚤市场”,发展以货易货或者现金交易等,进一步为低收入群体和停产状态下领取生活费的企业工人解决生活困难。